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三游乌龙潭记·节选

谭元春 谭元春〔明代〕

  予初游潭上,登蹬至冈。是时残阳接月,晚霞四起,朱光下射,水地霞天。始犹红洲边,已而潭左方红,已而红在莲叶下起,已而尽潭皆頳。下冈寻筏,月已待我半潭。乃泊新亭柳下,看月浮波际,柳丝垂垂拜月。相与上阁,适有灯起荟蔚中,殊可爱。或曰:“此渔灯也。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我第一次游览乌龙潭,沿路向上走到了山岗。这时候夕阳和月亮同时在天上,晚霞在四方升起,红光照下来,底下是水上面是霞。开始只照红了芦苇荡的边上,不一会潭水的左边也红了,又不一会红光照到了莲叶底下,再不一会全潭都红了。下山找竹筏,月光已经布满半个潭面等着我们了。于是将船停在新亭的柳树下面,观赏月光在水波中沉浮,柳条下垂碰触水中的月亮。我们一起登上楼阁,正好有灯光在茂密的草丛树林里亮起,非常可爱。有人说:“这是渔灯。”

注释
蹬:梯道。
朱光:赤光,红色光亮。
已而:旋即;不久。
赪:红色。
相与:共同;一道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文以“残阳接月”为时空节点,通过四个“已而”的排比句式,展现霞光从洲边蔓延至全潭的动态过程,朱红与赭色的交织宛如流动水彩;待月升时,柳丝垂拜、浮光跃金的拟人化描写与幽暗中忽现的渔灯相映成趣,将自然光色与文人意趣凝于明月波影间,空灵而不失烟火气。全篇以光为线,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黄昏至月升的潭上光色变幻,在动静相生中营造出空潭泻月的古典意境。

谭元春

谭元春

(1586—1637)明湖广竟陵人,字友夏。天启七年乡试第一。后赴京试,卒于旅店。善诗文,名重一时,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。论文强调性灵,反对摹古,追求幽深孤峭,所作亦流于僻奥冷涩。曾与钟惺共评选《唐诗归》、《古诗归》。自著有《岳归堂集》、《谭友夏合集》等。 8篇诗文  2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善有善报

《增广贤文》〔明代〕

  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横碧楼记

刘基 刘基〔明代〕

  天下之佳山水所在有之,自有天地以迄于今,地不改作也,或久晦而始彰,其有数乎?抑亦系于人也?故兰亭显于晋,盘谷显于唐,乃与右军之记、昌黎之序相为不朽。物之遇也,果有待于人哉!

  会稽山阴之柯桥,即古之柯亭也。有寺曰灵秘,有上人曰守基,爱其山水之佳,无让于人所称者,而惜其不能与东山云门并扬于时也。乃相其南偏,作楼焉出群室之上,凭之而觌山之峙者苍然,俯之而瞩水之流者渊然,或挺而隆,或靡而驰,如龙如虎,如蛟如蛇,如烟如云,如蓝如苔,如带如屏,远近高低,萦纡蔽亏,举不逃于一览。于是其地遂为甲观,恨未有高世之人为发之也。

  至正甲午,用章师自浙西来,过而奇之,以其兼山水之美也,山与水皆以碧为色,故命其名曰横碧,而俾予为之记。师,今世之高人也,予于是乎喜登楼之遇自此始也。予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,风清月明,登楼一吹,可以来凤凰,惊蛰龙,真奇事也,上人能之乎?吾将往观焉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鷧鸟中计

《权子杂俎》〔明代〕

  人有鱼池,苦群鷧窃啄食之,乃束草为人,披蓑、戴笠、持竿,植之池中以慑之。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,已渐审视,下啄。久之,时飞止笠上,恬不为惊。人有见者,窃去刍人,自披蓑、戴笠,而立池中,仍下啄,飞上如故。人随手执其足,鷧不能脱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