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落
杨炯〔唐代〕
窗外一株梅,寒花五出开。
影随朝日远,香逐便风来。
泣对铜钩障,愁看玉镜台。
行人断消息,春恨几裴回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窗外有一株梅花,在寒冷中五瓣花瓣一起绽放。
梅枝疏影随着朝阳渐渐远去,梅花的芳香追逐顺风,款款而来。
哭泣着对着铜制的钩障,忧愁地望着玉制的镜台。
戍边的爱人断了最后一丝消息,春天的离恨几次徘徊在心头。
注释
逐:追逐,更随。
障:屏风,帷障。
裴回:同“徘徊”。往返回旋。
简析
《梅花落》属汉乐府“横吹曲辞”,此诗既是咏物诗,又是闺情诗。诗的前四句咏物,后四句写人,首联的梅花引出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,“一株梅”则暗示了女子的孤独。这首诗诗味醇厚、形象逼真,通过女子的赏梅来表现她对行人的思念,反映了战争的长久、亲人无音信,隐约透露出呼吁和平的愿望。
杨炯
杨炯(650年-692年),字令明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,排行第七。唐朝诗人,初唐四杰之一。显庆六年(公元661年),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,上元三年(676年)应制举及第,授校书郎。后又任崇文馆学士,迁詹事、司直。垂拱元年(685年),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。天授元年(690年),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。如意元年(692年)秋后改任盈川县令,吏治以严酷著称,卒于任所。因此后人称他为“杨盈川”。 43篇诗文 32条名句
别董大二首
高适〔唐代〕
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六翮飘飖私自怜,一离京洛十余年。
丈夫贫贱应未足,今日相逢无酒钱。
小石城山记
柳宗元〔唐代〕
自西山道口径北,逾黄茅岭而下,有二道:其一西出,寻之无所得;其一少北而东,不过四十丈,土断而川分,有积石横当其垠。其上为睥睨、梁欐之形,其旁出堡坞,有若门焉。窥之正黑,投以小石,洞然有水声,其响之激越,良久乃已。环之可上,望甚远,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,益奇而坚,其疏数偃仰,类智者所施设也。
噫!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。及是,愈以为诚有。又怪其不为之中州,而列是夷狄,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,是固劳而无用。神者傥不宜如是,则其果无乎?或曰:“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。”或曰:“其气之灵,不为伟人,而独为是物,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。”是二者,余未信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