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念奴娇·避地溢江书于新亭

王澜 王澜〔宋代〕

凭高远望,见家乡、只在白云深杜。镇日思归归未得,孤负殷勤杜宇。故国伤心,新亭泪眼,更洒去去雨。长江万里,难将此恨流去。
遥想江口依然,鸟啼花谢,今日谁为主。燕子归来,雕梁何杜,底事呢喃语。最苦金沙,十万户尽,作血流漂杵。横空剑气,要当一洗残虏。

注释

避地溢江,书于新亭:宋宁宗嘉定十四年,金兵围蕲州,知州李诚之与司理权通判事赵与等坚守。终因援兵迁延不进,致使二十五天后城陷。李自杀身亡,家属皆赴水死。赵只身逃出,写了一本《辛巳泣蕲录》,详述事实经过,本词亦见于此书。王澜因避蕲州失陷之灾,而移居溢江(在今江苏南京市),在新亭(即劳劳亭,在今南京市南)上写了本词。
白云:元朝人以白云喻亲友。
江口:蕲水在蕲州城流入长江的地方。
金沙:即金沙湖,在州东十里,又名东湖。此代指蕲州。
杜宇: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,死后化作鹃鸟,每年春耕时节,子鹃鸟鸣,蜀人闻之曰“我望帝魂也”,因呼鹃鸟为杜鹃。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,惭而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鉴赏一

  这是一篇怀乡之作。

  上片直抒乡愁。作者家乡被金兵大肆屠杀,掠夺一空,自己逃难在外,想起家乡便痛心疾首,黯然神伤。起首以“凭高远望”发端,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,一片缥缈,对家乡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归,但家乡已为敌人所占,有家难回,白白辜负了子规殷勤地劝告“不如归去”。当他正在新亭为思乡而凄然流泪时,亭外雨声潇潇,更添悲凉。他把目光转向眼前之景:国破家亡,其恨无穷。这滚滚东流的江水,也难流尽家国之恨,语极沉重,情极悲痛,活绘出一个失去家国的流亡者悲怆的形象。

  下片以“遥想”二字发端,写自己的思绪又回到了家乡。那里江口依旧,该是到了鸟啼花谢的时候吧?可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鉴赏二

  上片开头即直抒思乡情绪,凭高远望家乡,只见一片白云茫茫。六朝人已以白云为思念亲友的比喻。《新唐书?狄仁杰传》载:“仁杰赴任于并州,登太行,南望白云孤飞,谓左右曰:‘吾亲所居,近此云下!’悲泣,伫立久之,候云移乃行。”这里暗用此典,表现了强烈的思亲思乡的悲凄之情。接二句又补说:整天想回家乡,但回不去。语气表面平淡,内则极为悲愤,因为不能回去的原因,是那里被敌人占领了,白白辜负了杜鹃鸟“不如归去”的殷勤叫声。这是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。实则在鸟的“不如归去”叫声中,更突出了有家不得归的悲凄感情。下面调转笔触写眼前:我正在新亭上为怀念家乡而悲凄流泪,亭外潇潇雨声,更增加了悲凉气氛。这里暗用新亭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题解

 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(1221)二月,金兵围蕲州。知州李诚之和司理权通判事等坚守。由于援兵迂延不进,致使二十五天后城陷。金兵大肆屠杀,掠夺一空。李诚之自杀,家属皆赴水死。司理权通判事只身逃出,写了一本《辛巳泣蕲录》,详述事实经过。这首词见于述古堂抄本《辛巳泣蕲录》。

  题目说明作者因避灾祸,而移居溢江,在新亭上写了这首词。作者所避灾祸,即指蕲州失陷事。“溢江”,地名,在今江苏南京市。“新亭”,即劳劳亭,在今南京市南。

创作背景

 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(1221)二月,金兵围攻蕲州(今湖北蕲春县)。知州李诚之与通判秦钜(秦桧曾孙)、司理参军赵与褣等指挥军民坚守拒敌,终因援兵迁延不进,力尽城破。李诚之引剑自杀,秦钜赴火自焚,他们的家属子弟也相继殉难。金兵在城中大肆烧杀掠夺,惨象不忍目睹。赵与褣因先率民兵百余人夺关出外求援,因得幸免,但其全家十六人却都死于城中。事后,赵与褣写了一本《辛巳泣蕲录》,记述这一事件的经过。这首词见于述古堂抄本《辛巳泣蕲录》。作者王澜,系蕲州人,其时正避难外地。金兵在蕲州的暴行,使他悲恸欲绝,含着血泪,写了这首动人心魄的词作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喻朝刚·分类两宋绝妙好词·上海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9
2、 贺新辉·全宋词鉴赏辞典·北京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96

简析

  词的上片直抒胸臆,词人的思乡之情难以自抑,又因国土沦丧而深感悲愤;下片则设想故乡现状,通过燕子无巢等意象,暗示家乡遭受的破坏与人民的苦难,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敌人的痛恨和抗战到底的决心。全词情感真挚动人、构思缜密新颖,哀惋与愤激交融,感情色彩十分浓烈,表达了词人对被金兵占领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沉痛之情。

王澜

王澜

生卒年不详,蕲州(今湖北蕲春)乡贡进士。因功授从事郎。存词一首,见述古堂本《辛巳泣蕲录》。 1篇诗文  8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清平乐·图书一室

周晋 周晋〔宋代〕

图书一室。香暖垂帘密。花满翠壶熏研席。睡觉满窗晴日。
手寒不了残棋。篝香细勘唐碑。无酒无诗情绪,欲梅欲雪天时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昭君怨·咏荷上雨

杨万里 杨万里〔宋代〕

午梦扁舟花底,香满西湖烟水。急雨打篷声,梦初惊。
却是池荷跳雨,散了真珠还聚。聚作水银窝,泻清波。 (泻清波 一作:泛清波)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游褒禅山记

王安石 王安石〔宋代〕

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后名之曰“褒禅”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山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“花山”。今言“华”如“华实”之“华”者,盖音谬也。

  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者甚众,所谓前洞也。由山以上五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问其深,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,谓之后洞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。”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余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
  于是余有叹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
  余于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

  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

 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