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诗五首·其四
赵翼〔清代〕
少时学语苦难圆,只道工夫半未全。
到老始知非力取,三分人事七分天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年轻的时侯学讲话,总是讲不圆满,自己以为是因为学问功夫还没有到家。
到年纪老了才知道,学死了也没有用,因为再努力也只有三分,剩下的七分只能靠天意啊。
注释
圆:圆满。
三分人事七分天:做事三分靠自己,七分靠天意。这里引申为努力只能达到三分,剩下的七分,恐怕只有天才才能够达到吧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顾念 . 原创 . 2021年7月5日
创作背景
这组诗作于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)。诗坛上创新和复古两派的交战自宋代以后就从未间断。明代“前后七子”以摹拟相尚,一时蔚为风气。但既有人复古,也必有人反对。“公安派”对此抨击最猛,主张文学随时代而发展,反对崇古非今;反对尊古派的摹拟剽窃,认为文章无固定格式,要发人所不能发,方为新奇;重视文学的独创性,提倡抒发性灵。到了清代,在诗歌创作上也有尊唐和尊宋两派,各不相让,自矜正宗。叶燮《原诗》对他们进行了批判。但是由于复古倒退的倾向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,因而这种斗争此消彼长,层出不穷。继“公安派”和叶燮之后,奋起抨击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,即是袁枚和他的挚友赵翼。“性灵派”诗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写诗
简析
《论诗五首·其四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指出了诗歌不能刻意求工和过于注重形式,而应自然如天成,具有自己的真情实感。诗人讲述了自己一生做学问的感悟:年轻时立志想成为李白、杜甫那样名垂千古的诗人而不懈努力,到老才意识到,如果没有天分,即使努力,最终的成就都是有限的。全诗通过年轻和年老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学习的不同理解,可以看出学习不能死学,而要注意方式方法,这和袁枚“性灵”主张的观点接近。
赵翼
赵翼(1727年~1814年1月10日)清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字云崧,一字耘崧,号瓯北,又号裘萼,晚号三半老人,汉族,江苏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乾隆二十六年进士。官至贵西兵备道。旋辞官,主讲安定书院。长于史学,考据精赅。论诗主“独创”,反摹拟。五、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,嘲讽理学,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,与袁枚、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。所著《廿二史札记》与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》、钱大昕《二十二史考异》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。 74篇诗文 24条名句
小廊
郑燮〔清代〕
小廊茶熟已无烟,折取寒花瘦可怜。
寂寂柴门秋水阔,乱鸦揉碎夕阳天。
秋兰赋
袁枚〔清代〕
秋林空兮百草逝,若有香兮林中至。既萧曼以袭裾,复氤氲而绕鼻。虽脉脉兮遥闻,觉熏熏然独异。予心讶焉,是乃芳兰,开非其时,宁不知寒?
于焉步兰陔,循兰池,披条数萼,凝目寻之。果然兰言,称某在斯。业经半谢,尚挺全枝。啼露眠以有待,喜采者之来迟。苟不因风而枨触,虽幽人其犹未知。于是舁之萧斋,置之明窗。朝焉与对,夕焉与双。虑其霜厚叶薄,党孤香瘦,风影外逼,寒心内疚。乃复玉几安置,金屏掩覆。虽出入之余闲,必褰帘而三嗅。谁知朵止七花,开竟百日。晚景后凋,含章贞吉。露以冷而未晞,茎以劲而难折;瓣以敛而寿永,香以淡而味逸。商飙为之损威,凉月为之增色。留一穗之灵长,慰半生之萧瑟。
予不觉神心布覆,深情容与。析佩表洁,浴汤孤处。倚空谷以流思,静风琴而不语。歌曰:秋雁回空,秋江停波。兰独不然,芬芳弥多。秋兮秋兮,将如兰何!